相对不起诉和免于起诉
您可能对相对不起诉和免于起诉的具体法律定义有所疑问。在《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中,相对不起诉(即依法不起诉的一种)是指在犯罪嫌疑人行为不构成犯罪或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时,检察机关决定不提起公诉。而免于起诉,虽然在现行法律中已不再使用这一术语,但以往它指的是在犯罪嫌疑人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情况下,由检察院根据案情具体情况酌情决定不起诉。需要注意的是,现行法律体系中更常用的是不起诉制度,包括法定不起诉、酌定不起诉等情形。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针对如何判断适用相对不起诉还是以往的免于起诉(假设制度存在),关键在于两点:一是考察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及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若不构成或不需要,则适用相对不起诉;二是若行为构成犯罪且需承担刑事责任,则需检察院根据案情具体情况(如犯罪情节、社会危害性等)酌情判断是否适用免于起诉。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从法律角度看,相对不起诉对犯罪嫌疑人的法律后果主要包括:一是避免了进入正式的审判程序,从而减少了可能面临的刑罚风险;二是检察机关的不起诉决定通常意味着犯罪嫌疑人不会因此留下犯罪记录,有助于其社会生活的恢复;三是犯罪嫌疑人可能仍需接受一定的法律监督或教育改造措施,以确保其不再违法。
吴律师手机: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 吴律师微信号:51764(谐音 我要请律师)